古典书法,很多人尽其一生精力而无所成就,令人叹息。之所以劳而无功,关键在于不知运笔秘诀。自古而来,运笔之法便私下秘传,结果最后近乎失传。
今人学书,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;只知道点画的形态,却不知道点画为什么是这样的形态。
因为不知其所以然,所以只好用笔造作碑帖字迹的外貌,藏头护尾,小心翼翼……,写得苦不堪言。
书法本笔墨流淌之事,奈何现在皆成刻意造作之苦差,所谓初学和高手之间的差别,不过是开始造作与熟于造作之差别而已。
具体到这个小朋友嘛,建议先把书法班退掉,如今老师皆是谋财害命之辈(害人慧命!)。
然后从墨迹入手,先不要学碑刻。其次字不要写这么大,跟原帖差不多就成,当然笔也要换个小点的。最重要的是:要加快书写速度!
或有人问:写快了就不像啦怎么办?
答曰:不像没关系。
虽然问题很多,但是先解决最基础的:不要在宣纸上写字!换成手工毛边纸好了。如果银子宽裕,用绢也成。
宣纸是明后期才被普遍接受的书写纸张,而大部分书法经典作品都是元以前产生的。至于明清之际傅山王铎之类,写字都是用绢或者绫,即便明四家用的也不是我们今天的这种宣纸。纸的事情我们暂不多谈,你知道现在的宣纸不适合写字就成了。
除了换纸之外,你也应该先从三五公分见方的小字写起,现代人的作品能不看就不看,找个古典作品每字临上几十遍。以你的天分,自然能发现古典作品内涵的节奏。
每天练字一个小时是个不小的量了,靠意志力坚持不是最好的办法,最好能找到书写的乐趣。
这个乐趣既在最后的结果,但更重要的在于书写的过程。那么,应该重视你自己身体的感觉,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效果
一、当代人的东西最好别学,虽然学起来见效很快,但最终结果也不外是美术字。
二、欧阳询的东西先别学,尤其不要学《九成宫》,那是个高段位课题,以后再说。
三、碑刻先不要学,因为它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,先从墨本入手吧。
隋唐墨本挺多的,好比智永千字文、《大字阴符经》、《文赋》等等,都是入手的好门径。虽然上手慢一点,但是方向正确对于长远发展很重要。当然,如果只是玩玩就无所谓了。
米芾的写法是,由合理的动作将不同点画连贯起来。
用笔很流利,这是优点要坚持,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流利会变成油滑。对于你来说,反而要求能停住。你观察一下圣教序,看看里面的字在什么地方打住!也就是说,放得开之后,还要拢得住。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,你拢不住,就没有蓄力的过程,没有蓄力,发力也不会充分。发力不充分而追求书写速度,就变成油头滑脑。
也就是说,你要把古帖里面的字重新拆解,看看每个字里面到底有几跳,是大跳还是小跳,每个跳的起点在哪里,跳往哪个方向,用什么样的用笔方式才能顺利完成这一跳……。主要靠自己领会,因为即便看别人做动作,动作太快,也不容易看不出门道。
1、不要用羊毫,尤其不要用长锋羊毫,至少写元以前的东西不要用羊毫。工具很重要,所谓善书不择笔,是说在当时毛笔类似的时候不挑笔。我们现在的毛笔,跟唐宋都差别非常大,羊毫尤其不同。羊毫之外,紫毫不耐磨,就用狼毫吧。但市面上普通狼毫都是化纤做的,所以选稍贵一些的狼毫。
2、不要写得比原帖大很多,稍微大一点是可以的。其次要纸上要折格子,你仔细观察一下,《书谱》原文就有折线。再一个别用宣纸练字,要用表面稍微光洁的一点的纸,好比手工毛边就不错,又便宜。正式创作的纸,或者用绢,或者用老宣纸,或者色宣、泥金,或者自己加工也成,就是麻烦一些。
3、你的独特问题在于:形抓的太不准了。虽然我们不求形似,但外形还是要神似才对。估计你临帖的时候是一路抄下来的,其实应该一个字一个字的突破。每个字都写上十几遍或者几十遍才对,这样学习反而更快。先找书谱一页,或者一句话把它写像。
繁一提到的古人使用纸笔问题,非常重要。但是很多学书者认为这是个低级问题,不屑一顾。其实这是个高级问题,所以值得单独谈一下。
先说纸,我们知道它的前身是竹木和丝织品,也就是常说的竹简、木牍和帛书。经典的“典”就是双手捧着一排竹简的样子,而“经”就是编排竹简的绳子。但竹简太笨重了,而且绳子断了容易次序错乱,帛书太贵重了,一般人用不起。
汉代开始,聪明的中国人开始用废弃的麻造纸。值得学书者注意的是,几乎在发明造纸术的同时,中国人发明了涂布技术。所谓涂布,就是在纸面上均匀覆盖一层涂料。为什么要这么做?首先,因为竹简和丝织品都是很光滑的,而早期麻纤维纸张是凹凸不平的,涂布可以使得介面光滑。第二,竹简和丝织品都是不洇墨的,而麻纤维纸不够致密,墨水会渗透到疏松纤维之间的小空隙去,这样就会形成洇墨。为了防止洇墨,也要在纸面上进行涂布。
因为要进行这么多加工,所以古代的纸是很贵的,曾经有“洛阳纸贵”之说,绝非虚言。那么穷人怎么办?怀素家里很穷,否则家里也不会把他送到寺院里面去。他练字用漆盘和蕉叶,这两样东西都是非常光滑。传说中的纸中极品“澄心堂”,也是又光又滑的,跟我们现在的宣纸恰恰相反。
怎样才能让纸又光又滑?除了加涂料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工序是砑光,包括捶打。但很可惜,大部分古代造纸工艺都失传了,默哀三分钟。现在的宣纸,跟古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材料也不同。古纸用麻、楮树皮较多,而宣纸是用檀树皮加稻草,成本有优势,所以一统天下。古纸有涂布,宣纸一般没有涂布,即便有也是简单的胶矾。古纸渗墨,是垂直往下走的,而现在的宣纸是往平面扩散的。可以通过自己加工把普通宣纸改造成类似古纸的效果,但是想要完全恢复古代技艺恐怕有很大难度。加工纸技术一般是秘传的,在此不便多说。
其次说笔,笔的问题比纸要好一些,但也比较麻烦。制笔的困难在于材料和技术。
毛笔从开始就用兽毛,史前时代就有了,所谓蒙恬造笔是误传,大概他改进了制笔工艺吧?兽毛的选材大有讲究,要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兔毛(紫毫)、青羊毫(羊毫)、黄鼠狼(狼毫)才成,至于什么鹿毫、马毫、牛耳毫之类都是偶尔为之不是主流。为什么要用这些小动物的毛呢?因为它们结构特殊,尖端是箭锋一样的流线型锥状。像人头发就不能做毛笔,因为是直上直下的柱状。它们的毛不仅形状特殊,而且细腻、有弹性,换个说法就是刚柔兼备。一支毛笔好不好,关键看它能不能刚柔合一,既要委婉细腻,又要起伏自如。现在的毛笔,要么硬得象鬃刷,满纸毛刺,要么软得象墩布,倒下自己起不来。无他,只是化学纤维在作怪。顺便说一下,古代的羊毫,和我们今天用的羊毫不是羊毫。他们使用的是野生高山青羊的脊背之毛,很短的,而且弹性也好。现在的羊毫取自山羊毛,软软的长长的。即便是兔毫和狼毫,也跟古代不同了,为啥呢?因为天气变暖了,而且现在去哪里找高山地域的野生兔子和黄鼠狼啊?都是家养的了,脑满肠肥,毛粗肉厚。总之,做笔的毛料很难跟古代比啦。
再说制笔工艺,古今也有不同。古代制笔分为有心无心两种,现代都有继承,这不是关键。关键在于,现在制笔的形制与古人不同。古代的笔,重点放在笔的腰力上,所以笔毫在笔管里面栽得很深,出来的笔锋又粗又短。现在的笔重点放在锋端,栽得浅,出来的笔锋又细又长。其实制笔技术倒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成本。毛笔根部中间为增加弹性,往往填充硬毫,但有人开始添加纤维牟利。恶性循环之下,大家都开始掺假,这才真的要命。再说兽毛也贵了,一只像样的纯狼毫,大概得两百以上;紫毫更惨,成本呢也得小两百,但是也就写个三五千字。从商业角度看,还是尼龙纤维好啊,又便宜、又耐用,只有一个缺点:写不出好字。
之所以大规模应用尼龙纤维和宣纸,跟生活方式变迁也有关系。古人写字是捧在手中看的,一般也就是三公分左右,甚至更小。明清以后家庭建筑变高,悬挂在墙上的大字开始盛行。而传统的造纸和制笔工艺难以适应大字书写,主要成本居高不下。这时宣纸应运兴盛,也是时代需要。制笔业也开始生产大号毛笔,马鬃鹿毛等长毫都大量出现,当然最多的还是长锋羊毫。尤其清代盛行篆书和隶书的风气也助长了羊毫的流行,现代人开始拿羊毫写行草,若要回到古典时代的风格恐怕是南辕北辙。
泥金纸墨色发灰的问题,也是个常见问题。有两种可能:1、墨不成;2、纸不成。
如果是墨的原因,那么有如下办法:1、墨汁加点水再磨一下;2、加点酒;3、加点明胶;4、加丙烯;5、用松烟墨;6、用鬼子的墨汁(不推荐,死贵)。
何为笔法?运笔之方法,其要点不在纸上的笔墨形态,而在书写者的动作。
谈动作之前,先要谈到姿势。虽然历代有各种执笔方法,但有个原则不能动摇:指实掌虚腕平。
1、指实:手指同毛笔要相对固定,不要用手指肚把笔,而是要指端的骨头尖部。刚开始可用力掐住笔杆,熟练后可稍微放松。总之不能形成用手指头挑剔笔杆的习惯!
2、掌虚:正确握笔的姿势,掌心应该有个大约乒乓球大小的空间才合理,手指头不可以握到掌心!
3、腕平:腕平是指手背和腕部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,稍有夹角是允许的,手掌竖起来是不允许的!
学书法矫正执笔,相当于学拳矫正身形,既是最基础的,也是最重要的。至于动起来之后的要点,以后再谈。
顺便提醒一下,不要使用羊毫加宣纸这种“绝配”。